林杨,女,1980年1月生,汉族,太阳成集团tyc122cc副教授,民盟盟员,硕士研究生,已担任研究生导师5年。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方面,自2020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始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才使命,热爱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四有”好老师。

研究生教学方面,一直坚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自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讲授翻译硕士口笔译班(至今)以及俄语笔译班公共必修课(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公共学位课《中国语言文化》;2015年至今讲授英语笔译方向的专业学位课《文学翻译》,年均研究生160课时;2021年9月加入东华理工大学首届“中国文化教学与实践”虚拟教研室团队,线上线下的学习为课程讲授不断注入新思想、新理念;基于两门重要课程连续十余年的积淀,始终践行“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肩负起新时代外语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的理念,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努力培养学生语言和翻译技能、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
育人成效方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在读9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翻译大赛并多人次获得奖项;指导的2022级英语口译方向学生丛祎琳和2023级英语笔译郝怡蝶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指导丛祎琳论文一作发表在Acta Psychologica 期刊上(SSCI检索)并在“第一届数据与二语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依托导师在研项目申请课题,郝怡蝶获批122大阳城集团网站2024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语料库视域下《东胡史》术语英译研究”。
科研方面,完成译著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Xiongnu(《匈奴通史》中译英),2020年6月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2020年参与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匈奴通史》(英译)结项;2023年6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东胡史》(英文版)(22WZSB007);2020年完成《汉英科技翻译教程》编写工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核心教材);2024年二作兼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一篇,期刊名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参与自治区级项目5项;参与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教务处2023年校级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翻为道、译为媒’:推进‘三进’工作科技赋能高层翻译实践创新团队”。
教学获奖方面,于2022年4月获第二届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4年6月参与成果“数智赋能国际传播多语种汉译外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得首届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深知翻译硕士老师需要自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育好人,在内蒙古电视台长期从事文化类稿件汉译英翻译工作并带领学生进行实践,2024年6月内蒙古数字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从走马到老雁》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特别纪念CD(增订珍藏版)(汉英版));2024年8月承担“四集美食探源纪录片《原味乌兰察布》”解说词翻译以及字幕翻译工作,推荐指导翻译硕士英译口译班学生完成配音工作,纪录片于2025年参加“山形国际纪录片”大赛。